都说汉献帝刘协被逼禅让,当了亡国之君,是刘汉王朝的耻辱。但事实上,对于刘协来说,退位才是解脱,相比于如履薄冰的汉献帝,悠然自得的山阳公才是他最好的归宿。东汉王朝的灭亡,基本上跟刘协没有任何关系;而刘协为了挽救大汉王朝所做的努力,也足可称道,只是无奈大势已去,回天无力。刘协作为汉灵帝次子,母亲又不是皇后,非嫡非长,所以他不是太子,更不应该是皇帝。甚至于他本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,当初母亲王美人怀上他,因为害怕何皇后嫉妒,于是偷偷喝下打胎药准备打掉这个孩子,但是堕胎药没有奏效,孩子还是生了下来。于是刚一出生他的母亲便被何皇后害死了,父亲汉灵帝为了保护她,将其送到董太后膝下抚养。所以,一开始,刘协就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,这样的皇子根本就没资格去争夺皇位。所以刘协本该在陈留当他的王爷,或是炼丹求道,或是寄情山水,远离这朝堂纷争。然而,刘协生在了一个乱世,宦官乱政,武将专权,东汉王朝分崩离析,刘姓皇族大权旁落。本该是皇帝的哥哥刘辩,被西凉来的董卓给罢黜,推下了龙椅。取而代之的便是刘协,此时他只有8岁。董卓选他当皇帝不是因为忠心,更不是因为爱才,仅仅只是因为刘协更好掌控罢了。一个母亲早死,外戚衰微的少年天子,无疑是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最佳人选。然而,对于刘协来说,他虽然当了皇帝,但无权无势,一切都得看董卓的脸色行事。一个八岁的孩子,却要开始学习如何在别人的威胁下生存,这本身就是一个悲惨的童年。但是没办法,他不敢忤逆,且不说年幼的他根本生不出反抗心思。就算他有这个想法,却也没有这个胆量和能力,要知道他的哥哥刘辩被废之后,可是没能活下来。就这样,刘协在董卓的阴影下生活了三年,终于等到王允、吕布等人诛杀了董卓,当了几天正经皇帝。但是,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,董卓死后不到一个月,董卓部将李傕、郭汜等便赶走吕布,杀掉王允,再一次把剑架在了汉献帝的脖子上。相比于董卓,李傕、郭汜更加的难以伺候。尤其是后来李傕郭汜二人内斗,一人劫天子,一人劫公卿,双方混战于都城,宫室朝堂都遭到波及。这群人杀红了眼,刘协这个皇帝的生命都无法保障。好在有那么一批忠臣,护卫着刘协逃出了长安,一路奔向故都洛阳。这一路上,刘协既要忍受饥饿,又要担惊受怕,连日奔波下来,精神和身体都处于崩溃边缘。好不容易逃到了洛阳,居然是一片废墟,连一口能喝的水都找不到,更不要说吃的了。看来这样的自由,比起当傀儡也好不了多少,当皇帝当到这份上也是没谁了。此时,刘协遇到了曹操,一个让他又爱又恨的人。他爱的是曹操雪中送炭,在他危难之时,伸出了援手。恨的是,曹操无非就是第二个董卓,他汉献帝依旧是傀儡。当然,相比于残暴的西凉军阀,曹操对汉献帝已经很不错了,至少名义上还是尊奉他为皇帝,并把女儿嫁给了他。但是刘协他不甘心,随着年纪的增长,他也有自己的野心,皇帝怎么能被自己的臣子所操纵,所以他想反抗,这才有了衣带诏,有了董晨之乱。而代价便是伏皇后一家满门被杀,包括汉献帝的两个儿子。这场动乱,彻底将刘协所击垮,他屈服了,不敢再有任何反抗之心,如今的他,能做的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等到某一天,将自己的皇位交给曹家人。公元220年,曹丕受汉献帝禅让登基,代汉建魏,改朝换代。对于刘协这位前朝帝王的亲妹夫,曹丕给予了足够的礼遇。他封刘协为山阳郡公,封地为山阳郡,地位在所有诸侯之上,包括曹氏宗亲。在封国内,刘协仍然享有天子地位,保留天子的仪仗,且奏事不必称臣,遇诏书可以不拜。奉帝为山阳公,邑一万户,位在诸侯王上,奏事不称臣,受诏不拜,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,宗庙、祖、腊皆如汉制,都山阳之浊鹿城。这样的封赏使得山阳公一脉,在魏国享有比较特殊的地位,虽然没有实权,但荣华富贵却是享之不及。刘协去世时,曹叡为他变服发丧,写诏书充分肯定献帝的功绩,并哭得叫一个伤心欲绝。虽然这里面更多的是政治作秀,但试想如果没有这纷争乱世,刘协继续当他的陈留王,其待遇也无非如此。当然,对于刘协来说,这些并不重要。他最大的收获便是离开了给他带来无尽磨难和痛苦的龙椅,从才不再提心吊胆,如履薄冰。离开了权力纷争的刘协,终于可以享受正常人的生活,带着夫人行医采药,悬壶济世。曾经坐在高位,却有心无力,如今落下凡尘,却能治病救人,不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?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魏晋一脉相承,山阳公国在西晋建立后仍被承认,延续近百年。直到西晋灭亡,因五胡乱华,杀死山阳郡公刘秋,攻灭山阳郡国,其爵位遂被废除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